美媒《国家利益》报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9月30日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就在中国国庆节前的一天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中国制造第五代战机的速度远快于美国》,多个角度分析了中美制空权的天平已经非常严重的朝着中国这边倾斜了!
作者在文中讨论了中美军事态势转变后美国应该如何扳回局势,文末还给美国出了个馊主意,中国在五代机和六代机上已经超越美国,但是美国依然可以在无人机与高超音速领域扳回一局!问题是这两个突破方向正是中国最擅长的领域,发表这篇文章的作者难道就不知道吗?
中国五代机制造速度惊人:美军五代机只有60%能用
《国家利益》的这篇文章表示,中国已经拥有超过200架歼-20重型五代隐身战斗机,拥有5条生产线,每8天就能下线一架全新的歼-20,这个速度超出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战斗机建造速度预估。相比之下,美国的F-22一直停留在185架,多年来没有任何一架新的战斗机服役,因为从2012年开始,这架全球最先进的五代战斗机就已经停产!
F-35战斗还在生产中,目前美军已经装备至少400架F-35,分别在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但据报道作者的查阅到美军官方公开的资料来看,这些战斗机中只有60%处在随时可以作战的状态,也就是说这400架战斗机也就只有240架的能投入作战。
《国家利益》报道引用的数据错误:但真相更残酷
说实话,这篇报道引用的数据有些过时了,中美双方的数据都出现了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不过事实可能比国家利益的报道要更残酷一些:
之前在长春航展上公开了一架编号为63106的歼-20的高清照片,有细心的朋友发现了座舱右侧有一行很小的小字,是一个CB10300的编号,微博大佬“@齐天的孙猴子”解读为:
这是被分配给第19航空旅的歼-20,编号CB10300,是第10批次,第300架J-20!
这个意思就是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歼-20至少已经有300架,但上限并不是300,一般来说,按中国军方的习惯,不会将这种数量特征的编号公之于众的,比如刚好300架肯定不会公布300架的编号,要是公开了第300架的编号,那么数量更有可能是接近400或者更多,网友估计可能在400架左右。
国外社交媒体有分析称,歼-20是2015年正式装备部队的,从2017年才开始规模量产,不过这个量产速度并不高,一直到2022年发动机解决了之后才真正开始大规模量产,据网友分析,目前歼-20的生产速度已经达到每年100~120架,因为成飞公司建造了新的生产线。
这个速度大概是3天生产一架,这个数据是《国家利益》的报道2.5倍以上!不过没关系,报道错误估计了中国歼20数量,其实也错误估计了美军F-35的数量,种花家统计了公开数据,美军F-35装备总量应该已经到了760架左右,按报道的60%计算,也有456架可以作战!
另外再加上185架F-22,差不多也是60%可用,总数在564架左右!这个数据还是不错的,但是真相可能要比报道的更残酷一点,因为中国五代机高低搭配的歼-35来了,这架战斗机分为歼-35A(陆基版)和歼-35(舰载版),目前生产数量不明,但据公开报道,沈飞的生产线每年可以生产大约150架!
是不是有点可怕,按现在中国五代机的数量,一年即可赶上美军F-22+F-35的数量,两年就能远超美军,当然更让美军有些崩溃的还有歼-35的性能:
日前在《央视新闻》“军情时间到”的节目中,官方首次公开了歼35隐身舰载机的部分核心信息,主要有三点,起飞重量、动力系统和隐身能力:
节目中特别提到歼-35舰载机的最大起飞重量逼近30吨,属于中型+系列,这个数据是综合航母搭载数量以及高出动率和回收率后的综合考虑;动力系统为国产双发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但目前没有公开具体型号,有可能是涡扇13和涡扇19,不过有网友估计更有可能是涡扇21,动力系统解决了真可以为所欲为;隐身能力:报道特别提到了歼35的低可探测性得益于气动布局以及超材料技术,雷达反射面积比人的手掌还小,低于0.020平方米;
这个隐身数据是不是看起来不咋地?20多年前的美军F-22都到0.001平方米了,F-35也只有0.0015平米。所以种花家估计也不是实数,因为中国公开的数据向来有反向虚标的习惯,就先PL-15E空空导弹,标称最大射程145公里,结果在181公里击落了印度战斗机,气得莫迪差点要骂娘了!
而美国这也有虚标的习惯,比如当年F-22的F119发动机推重比标称在10~11之间,但事实上却只有8左右,差了一大截!另一个是F-22的升力系数虚标,F-22公开宣传升力系数在2.0左右,但实际却只有1.5,真正达到2.0+的是中国的歼-20!所以你认为美国公开的数据靠谱吗?
很明显F-22已经成老朽了,因为最新生产的F-22也已经有13年历史,而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包包的F-35,想要和一身光滑的歼-35比隐身性能那就是个笑话,再说了中国在隐身材料方面也已经领先美国,这F-35怎么看都像个出来骗点击量的无耻之徒。
当然各位也要了解一下,之所以现在肆无忌惮的公开歼-35的各种数据,那是因为近期中国成飞和沈飞的六代机进展相当快。前几天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的沈飞歼-50已经去掉了空速管,这表示这架战斗机的试飞工作大部分已经结束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此判断,六代机装备时间可能快于外界的预期。
《国家利益》的馊主意:这两个方向正是中国最擅长的
报道认为,尽管美国战斗机数量要高于中国,但在西太正面“战场”上,中国的战斗机对美军已经出现了压倒性的优势!美军的五代机则分散部署在全球各地,战争发生时候很难迅速集中优势兵力。因此报道表示,要么美军的战略作出调整,要么美军改变军备策略,以无人机编队(UAV swarms)和高超音速武器重新取得对中国的优势。
同时报道还建议美国需要“改革庞大的国防工业基础”(即提升产业能力、重构供应链、提升生产效率等),作者认识到了美国制造业没落非常严重,但这个差不多也就喊喊口号,因为这种提升无法再短期内实现,更现实一点的还是无人机编队(UAV swarms)和高超音速武器!
对于无人机计划,早在2023年8月份,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格斯宣布要实施全域作战末端武器体系的Replicator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在在未来18–24个月 内,快速部署“成百上千”的小型、低成本、智能化自主系统(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等),用于对抗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数量和火力优势。
按凯瑟琳的计划,今年就应该大量装备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等,但据此前的报道表明,6月底和7月初两次无人艇测试时都出现无人艇相互撞击的事故,并且两家竞争公司的提供的无人艇价格都偏高。
这个新闻表示什么意思?就是说2年过去了,美军计划装备的无人艇还是个不成熟的试验品!无人机呢?这个之前美媒都报道很多次了,美国原先是要用无人机低成本来代替有人驾驶的战斗机,但后期才发现,几大军工企业生产的无人机单价甚至高至载人战斗机的2/3,美军估计是1/3以下,甚至还要更便宜一些,所以现在这游戏业没法玩了,美军装备得起,但无法大量装备。
另一个高超音速武器计划呢?这个可能还更惨一点!美国总共搞了十几个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从飞机到导弹都有,但硕果仅存的只有ARRW(空射版滑翔高超音速导弹)、LRHW(陆基/舰载版滑翔高超音速导弹)和HACW(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
其中ARRW已经事实下马,LRHW测试结果不明朗,HACW刚测试OK,已经进入了下一个工程阶段,就是以此为基础研发一款导弹,一切顺利的话至少也得2-3年之后才能见着,装备么都奔着2030年代去了。
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突破要比美国早得多,目前装备滑翔系列:DF-17、DF-26和DF-27以及舰载和空射的YJ-21,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则有YJ-19和CJ-1000,这俩兄弟射程惊人,全程超过5马赫的攻击速度,简直就是一刀封神的杀手锏武器!
美国这是打算用还没有装备的导弹跟中国已经装备7-8年之久并且不断在推出新型号的高超音速大玩家来比拼谁更厉害?说个最近刚发生的事情,9月29日,北京、河北以及山西大量目击者都看到了一次极其震撼的高超音速飞行试验:
一枚高抛弹道的飞行器,在俯冲阶段再次开启了发动机!有网友分析称是二级高超点火测试,但种花家更倾向于单级,因为并没有抛弃二级或者一级的特征出现,倒是更有可能像是两种不同的发动机模态转换,比如从超燃冲压转向斜爆震!
为什么猜是斜爆震呢?因为在YJ-19和CJ-1000上就用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现在还搞这个不是没有挑战性了嘛,超燃冲压发动机(煤油燃料最高很难超过7马赫),斜爆震最高能达到10~17马赫,这个可不是闹着玩的,真要达到这个速度那.....只能去打外星人了,地球上美军的SM-3反卫星的导弹都没这个飞得快!
中国已经在高超音速领域全面领先美国!美国放弃风洞转向用计算机模拟之后就注定是这个结果了,那玩意儿模拟低速与低超音速效果不错,但高超音速不行!中国是因为当年计算机技术不太行,所以拼了老命造风洞模拟,最终搞出了JF-12高超音速风洞和JF-22极高超音速风洞(马赫数最高可模拟30马赫)这两个风洞,模拟飞船再入返回都没问题。
所以美国打算在高超音速领域打算和中国一决高下吗?不过中国搞这玩意儿主要还不是拿来搞武器的,你说30马赫的导弹有意思吗?都能直接入轨了!这个主要还是拿来搞空天飞机的,那个才是向往星辰大海的中国人干得出来的事!
2025年的9月份,应该是武德最为充沛的一个月,从九三阅兵到航母电磁弹射,从六代机试飞再到高超音速飞行器,估计五角大楼旁边的披萨店生意应该是飞天了,还不来感谢下中国?
熊猫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